中式婚礼攻略之藏族婚礼习俗

藏族,我国古老民族之一,其族源属于古代游牧民族羌人,羌族居住的中心在青海和甘肃的河湟一带。它们有着丰富的畜牧业生产经验,并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如用藏文书写的文学、历史、宗教、艺术等方面的文献,浩如烟海,仅佛经就有四千余种。如此一个内外兼修的民族,到底拥有着怎样的风俗呢?想了解藏族的风俗习惯吗?想知道少数民族中的藏族人是如何举行婚嫁仪式的吗?那下面合肥婚宴酒店小编带来的藏族婚俗则不容错过哦!

中式婚礼攻略之藏族婚礼习俗

兄弟或舅舅送彩礼 高僧占卜择日

经高僧择定与谁结缘后,便由家族内品位最高的兄弟或舅舅带上丰盛的彩礼和清单,前往择定的家族求亲。送礼谈妥后,再请高僧占卜择出订婚吉日。

强佐提亲 占卜识姻缘

过去西藏贵族家庭的子女,男孩16岁,女孩14岁至15岁时,父母们便开始考虑他们的婚姻,选定配婚对象。为子女暗地选好几家与自己家族地位相当的姑娘或男子后,一般会先委派家族里的强佐(即管家)作为主人的代表,带上缎绸、藏银、食物及哈达等礼品前去已择定的家族提亲,并请求告知家府子女的属相和元素,如果其家族同意作候选亲事,便会很乐意地告知子女的属相和元素。如果不同意,他们就会以子女已经定好亲事或不愿过早让子女结婚等为理由来婉言谢绝。当强佐(管家)获得对方的属相和元素后,藏族家族则要请高僧占卜,看与谁结缘合适,然后再决定婚姻。

星相师卜算婚期  新娘骑怀孕母马出嫁

男方家请星相师卜算黄道吉日以确定婚期(藏语"念孜")。举行结婚仪式的头一天,男方派人把一套漂亮的服装和眼饰用绸缎包好,送到女方家中,让新娘穿戴。迎亲这天,男方家要找一位有身份的人,带上一队人马和彩箭,彩箭上有明镜、璁玉、珠饰等,并牵上一匹颜色与女方属相吻合且是怀孕的、打扮考究的母马以供新娘乘骑,前往女方家迎接新娘。女方在马队到达之前,要举行敬“切玛”茶酒等告别仪式。当男方迎亲队伍进门之后,先把彩箭插在新娘背上,接着又将璁玉放在新娘头顶,表示新娘已属于男方家人。女方家送新娘出嫁,一般带去一位陪人,当姑娘出门时,女方家人一手拿彩箭、一手拿羊腿,站在楼上高喊:“不要把我家的福气带走呀!”反复多次,直到姑娘走远。

星相师领队  随行队伍唱大歌

马队起程,领队的应是属相最好的(一般都请星相师),他穿白袍,骑白马,手中拿九宫八卦图。接着是迎亲代表,然后是娘家随侍新娘出嫁的随从。一路上,男方家人要侍候在路旁,向马队敬3次酒。如果路上遇到抬病人、倒垃圾、背空筐子的人,便认为是不吉利,婚后要请僧人念经消灾。马队行进期间,随行人员高唱“谐青”(大歌),新娘则要边行边哭。

切玛”和青稞酒迎亲   献完哈达方能进门

男方在新娘到达之前,必须装扮大门,专为新娘下马准备垫子。垫子是装着青稞、麦子的口袋,铺上五彩锦缎,面上用麦粒画成“e”符号。家人手捧“切玛”和青稞酒在门口迎候。新娘到夫家门前,先喝3口酥油茶再下马,脚要踩在撒有青稞和茶叶的地上“切玛”。新郎母亲提着一桶牛奶欢迎新娘。新娘用左手中指浸奶水,向天弹洒几点,表示感谢神灵后,由新郎给新娘献上哈达,方能迎新娘进门。

帮典”作“奶钱” 婚仪式新人不参加

订婚这天,男方要送给女方家中老少尊卑每人一条哈达和丰厚的礼物。女方则要准备好茶酒饭等,盛情款待。双方代表进入正厅依次入座后,主人家端上“切玛”敬茶酒。求婚之家献上礼物,特别是向女方家家母送上一块“帮典”,用来作为母亲养育女儿的“奶钱”。之后,便把一式两份婚约放在高脚盘内,由证人高声朗读,另一证人认真核对。念毕,证人把两家的家印当众盖在婚书上,然后郑重地由女方与男方代表分别交给对方父亲,接着两家父母向证人献哈达,表示谢意。举行订婚仪式时,青年男女都不参加,只是家人出席。仪式结束后,女方家宴请宾客,欢聚一天;傍晚男方家人离开时,女方家庭向每位来客献一条哈达。

喇嘛替新人诵经  求家神庇护

传统的进门仪式十分繁琐,从下马、进门、上楼到入厅,每次都得喝一次颂歌、献一条哈达. ?娘进入男?家门后,首先要给家族护法神祈拜。尔后新娘要坐在新郎身旁和双方亲属围坐一起会餐。

合肥婚宴酒店在此祝福各位准新人幸福快乐哦!更多攻略请上糊涂鸟婚礼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