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环游世界是为了冒险,对不同的人来说,“冒险”的意义各不相同。有些人冒险是为了尝试新奇食物,有人是为了和陌生人来场艳遇。对45岁的加拿大男子乔治·康洛尼斯来说,冒险就是追求各种极端天气—他横跨7大洲走遍30多个国家,完成的极限活动数不胜数。他追逐最凶猛的龙卷风,探秘火焰坑,深入熔岩湖,在火山口玩自拍……其中不少都被纪录在了他主持的《狂怒地球》节目中。
作为探险家和追风者,康洛尼斯全世界寻找最极端的天气现象—希望更好地了解大自然、学习如何保护地球。
从音效师到追风者
从小,康洛尼斯就奉电影《夺宝奇兵》主角印第安纳·琼斯为偶像。从小,他就对科学和自然环境特别有兴趣。但他在大学学的是音效技术专业,毕业后,他在北美最大的录音室之一当了多年的音效师。
一场台风改变了康洛尼斯的人生。1997年,台风袭击了北俄克拉荷马州,康洛尼斯扛起了摄像机,跟踪纪录。从此,康洛尼斯成了专业“追风者”,几乎不放过任何一个挑战龙卷风的机会。
一般人看到台风靠近,通常的反应是有多远躲多远。而康洛尼斯则相反。当被问到以何为生时,康洛尼斯会形容自己是“追风者和探险家”。
他被大自然深深吸引,纪录下几乎各种极端天气—台风、飓风、暴风雪、洪水、冰雹、闪电等等,并不断参与别的极限冒险。
如今,康洛尼斯是《狂怒地球》节目(曾在加拿大天气网络、美国Pivot电视台、欧洲旅游频道及中国香港TVB等许多电视台播放)的主持人。他拍摄大自然的壮美,拍摄他在不同地区的探险活动。在已经播出的39期节目中,康洛尼斯和团队横跨七大洲走遍30多个国家。
同时,康洛尼斯为一间旅游公司组织“远足”,他不是去寻觅历史古迹或风景名胜,而是去探寻极端自然现象发生之处。
他前往密西西比州,纪录卡特里娜飓风带来的破坏;他深入卢旺达丛林,拍摄罕见的大猩猩;他奔赴南极洲,在鲸群之间划动单人橡皮艇……
渴望踏遍100国
虽然一次又一次地惊魂,但康洛尼斯非常享受这样的生活。他誓言将探险进行下去,他的目标是走遍100个国家:“我会继续探索那些充满挑战的地方,尝试更多的探险,如果这些探险已经有人完成了,那么我的目标是完成地更好,如果这些探险没有人敢尝试,那更会激发我去成为完成它的第一人!”
探险多年,康洛尼斯最渴望去的地方是南极洲的埃里伯斯火山。它是地球上最南端的活火山,里面有一个熔岩湖。地球上仅有的5个熔岩湖中,康洛尼斯已经深入了4个,就差这个了。要深入埃里伯斯火山,困难重重,需要的花费也很高,但康洛尼斯下定决心,要排除万难实现进入这个熔岩湖的愿望。
对于刚入门的探险者,康洛尼斯推荐新西兰,“它是探险者的天堂,有着你想要的所有元素”—沙滩、山脉、火山、洞穴、潜水等等。
怕人类不怕大自然
或许有人认为,康洛尼斯享受危险带来的快感,但他不以为然,他每次出征都将安全放在首位,这也是他几乎从未受伤的原因。
和自然灾害相处多年,康洛尼斯总结出了许多经验。对他而言,自然是有一定规律的,他能预测台风的走向,他在它们面前感到安全。让他不安的是人类,因为人是无法预测的,尤其是那些在偏远地区的手拿武器的人。他一般会尽量远离战事活跃的地区,但在多次探险中,团队也雇佣了全副武装的保卫。
多年在外,意外是免不了的。康洛尼斯印象最深、觉得后怕的一次经历发生在牙买加。那是在2007年,他和团队在拍摄飓风迪安时,一个小偷偷了制片人的钱包然后逃走。当时已经天黑,街上漆黑一片,也没有看到警察。很自然地,康洛尼斯跟着制片人,拔腿追赶小偷。
途中,一辆车迎面撞上了康洛尼斯,由于速度太快,他滚上车头,翻过挡风玻璃和车顶,落在了车后的人行道上。肾上腺素爆发的康洛尼斯完全不知道怕字怎么写。他跳起来继续追小偷,但狡猾的小偷跑进了海边公园,消失在黑暗中。在黑暗中追小偷还被车撞了,康洛尼斯觉得自己实在是傻,所幸他只受了极轻的伤。
穿礼服爬上火山口结婚
在康洛尼斯看来,探险不是工作,而是生活方式:“我一直在想,如果与自然的碰撞能够成为我愿意用一生去奉献的职业那该多好。不过那也许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态度,而不光是职业。”
康洛尼斯的婚礼也和探险、和自然密切相关。2006年12月,康洛尼斯和妻子米歇尔在瓦努阿图的伊苏尔活火山结婚。要知道,过去800年,伊苏尔火山每几分钟就喷发一次,喷出熔浆和火山灰。这没有阻挠康洛尼斯,反而坚定了他的决心。
康洛尼斯穿着燕尾服、米歇尔穿着婚纱爬到火山口。当两人开启香槟时,火山又一次小爆发,这对米歇尔而言简直了不起。当地人穿着草裙、头发上插着羽毛、脸上画着画,为两人表演。对康洛尼斯而言,这是个许下誓言的梦幻一日。
结婚近10年,康洛尼斯选择了丁克,因为他常年在旅途上,回家后也没有时间养育陪伴孩子。
跳火坑深入“地狱之门”
“地狱之门”的正式名称是“达尔瓦扎天然气火山口”,坐落在土库曼斯坦北部的一个天然气田里。它是一个巨大的火焰坑,直径约69米,深30多米。1971年发生开采事故后,苏联科学家曾点火焚烧多余的天然气,自此后这里一直在燃烧。
2013年,在《国家地理杂志》的支持下,康洛尼斯带领团队来到“地狱之门”,目标是到坑底采集土壤样本,以确定是否有生命能够在如此高的温度下生存。
对于这次探险,康洛尼斯非常兴奋:“这个地方一直吸引着我。地球上没有另一个像这样的火焰坑,它如何形成是个谜。它很有吸引力,它令人震惊,我们可以从这个地方学到很多东西。”
由于这次火焰坑探险是前无古人的事,因此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康洛尼斯清楚地知道可能面临的困难:“它的底部有多热?空气是否适合呼吸?绳索是否能坚持住?出现意外怎么办?没人知道答案。”
为此,整个探险计划准备了18个月。团队在一个河谷建立了一个绳降系统,让康洛尼斯训练。为了让他在深陷火焰包围时不要陷入恐慌,一名好莱坞特技专家多次在他身上放火。
但在真正进入火焰坑之前,康洛尼斯承认自己有些紧张:“当你第一次看到这个坑,那就像是一场科幻大片。你来到这个巨大的沙漠,寸草不生,突然就看到了一个冒着天然气的喷着火的大坑……它散发出灼热的温度。”
“只是站在坑边,就必须用手保护脸。当时,我就在想,或许我是不自量力了。”
“在那样的地方,你变得非常非常小,非常脆弱。”
上个月公布的最新照片和视频显示,康洛尼斯穿耐热铝制防护服、头戴呼吸装置,用特制绳索下降到坑底—那里的温度高达1000摄氏度。
他在火焰坑停留了15分钟,发现尽管那里温度高、充满甲烷气体,却依然有细菌“舒舒服服地”生长着。更重要的是,在火焰坑外的别的土壤里却没有发现这些细菌。
通过“地狱之门”的这一发现,康洛尼斯及其团队认为,在太阳系之外也存在跟这个大坑类似的星球,他们相信这能帮助未来寻找太阳系外生命体的探索。
火海前自拍险被岩浆击中
2014年,康洛尼斯和团队来到瓦努阿图的马鲁姆火山,深入到火山内部的熔岩湖中—这是世界上仅有的五个熔岩湖之一,条件之险恶堪称人类的禁区。
探险团队与时俱进地用上了无人机、虚拟现实摄像机、可穿戴传感器设备,拍摄到了火山喷发时的壮观景象,也完成了第一次对火山口和岩浆湖的3D建模。最近他们放出了当时无人机拍摄的视频。
这次探险,康洛尼斯很多时候都深感惊恐。进入火山口时相当危险,因为下到底部需要经过1200英尺(约366米)的垂直降落,而且里面的面积也超大,可以轻松容纳帝国大厦。
他站在悬崖的边上,伸出身体去拍摄岩浆内部,祈祷身上的安全绳不会断裂,尤其是固定安全绳的金属扣面临着被腐蚀断裂的危险。幸运的是,他安全地完成了所有拍摄。
更加惊险的是,当他们从熔岩湖撤离时,遇到了岩浆小规模的喷发,橙色的火焰向着他们扑来,他们险些被击中。
“我看见岩浆向我扑来……虽然小,但是非常滚烫,我没有时间去思考,只能想办法赶紧出去,我的防护服被击中,但幸好没事。”
康洛尼斯和队友萨姆·克罗斯曼也跟着流行过了把自拍瘾,两人在马鲁姆火山口自拍的照片在网络上爆红。